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养老不离家 社区“夕阳红”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另外,由民政部制定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也同时实施。两部新规对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法律责任、服务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些政策也释放了另一个明确信号: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将个人尽孝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机制等结合起来,合力创造红霞满天的夕阳生活。
■ 本报记者 许春媚 林伟
每天上午,陈世凡都会与几位老年人朋友到海口公园走一圈,再打一会太极拳。8点左右,一帮老友接着去老爸茶店喝早茶聊天。在海口,像陈世凡这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有24.9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的11.64%,其中城市老年人口6万多人。这些老人或是居家养老,或是到老年人公寓、敬老院生活。
海口建立老年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海口市卫生局副局长周干告诉记者,近年来海口正努力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
海口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内容是对城乡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海口市卫生部门每年都组织海口市镇、村、社区等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做一次全面的免费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听力、视力及口腔,同时还有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肝功能等。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卫生服务机构还会提供上门服务。“尽管是免费服务,但仍有一些老年人不愿意参加体检,尤其是乡村地区,一定要村干部再三督促。”周干说,“定期体检有利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健康意识不到位,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是一条龙式服务,健康体检只是其中之一。健康体检结束后,医生会为每个参加体检的老年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同时,根据体检结果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病常见症状及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状况。经过评估,医生将会针对性对老人进行健康指导。
周干告诉记者,这有点类似于家庭医生,医护人员会根据结果告诉老人生活中有哪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应该怎样进行调整。而对于体检中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II型糖尿病患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将纳入相应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医护人员将定期进行随访。周干介绍,按照规定,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医护人员每年至少要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其他慢性病患者每年至少2次。
“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减少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及伤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周干说。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目前,海口市19个街道(镇)的159个城区社区已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共有680名困难老人享受政府财政资助的居家养老服务。家住龙华区的胡纶老人每周都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她洗衣服、做饭、拖地,和她聊天,带她去看病等。
海口市老龄办主任武金岭介绍,近年来海口市以强化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大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无障碍、康复健身及老年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养老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玉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利用中央、海口市和龙华区政府财力建起来的。目前海口已有海府路、大同路等街道办建起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海口市还要重点建设滨濂社区、海口港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武金岭认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海口市的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老年人将得到更加舒适、安全、高质量的服务。
首家居家养老求助
服务中心启动
今年3月,我省首家居家养老求助信息服务中心在玉沙社区启动。老人通过特制的手机拨通救助信息中心,老人所在的位置及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就会立即显示出来,工作人员根据老人的需要,立即通知就近社区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漫步海口城区,可以发现街头小游园、绿地是越来越多了。每天清晨和晚上,在社区广场、街头小游园等空旷地,一群群老人都在跳舞、打拳。记者从海口市老龄办获悉,海口市利用中央补助资金和自筹资金1600多万元,建设了110个社区“老年星光之家”,覆盖全市74%的社区。同时,该市还投入2000多万元安装了大量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健身器材和娱乐用具,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文体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