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南市老龄办
作为全省首批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济南市历下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1万,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17.7%。从2009年3月开始,历下区每年拿出600万元为辖区特殊情况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今年1月7日,历下区居家养老政策又以1号文的形式确认,并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为“三无”、低收入、高龄、空巢等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历下区有779名老人享受到由政府购买的每天24小时至每月20小时的五种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779名老人因此“享了福”。
据悉,历下区1号文件新政策“放宽了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条件,如独居、空巢老年人的年龄由80岁降低到75岁,百岁老人年龄降低到90岁。服务时间由原来的四类调整为五类,其中一至三类每天分别服务8至24小时、4至6小时和2小时。”享受前三类服务的老人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100多名老人,每月可领取100元至300元的补贴卡,到附近快餐店就餐或购买粮油米面等基本生活物品。服务对象中不符合市里免费安装“一键通”条件的,由政府买单购买安装。“这样就能把更多的老年人纳入居家养老体系内,宁多勿缺,杜绝遗漏,确保每一位需要服务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尊严。”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提供专业贴心的帮助。在实践中,历下区创新形成“6+1”居家养老新模式,即区民政局、办事处、社区、家政公司、服务员及专业社工六方力量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合力为老人提供政府买单和内容丰富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政策试运行1个月后,区民政局对所有服务对象进行了逐户走访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统一印制了《居家养老服务指南》,规范包括身体护理、家政服务、代购、精神慰藉和康复保健等5大项23小项服务内容。”历下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还改变原来由1家公司承接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做法,又引进3家公司同时服务,形成竞争机制。为了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办事处和社区每月一次入户打分,评估家政公司的管理和服务员的服务质量。下步还将依托专业社工,加强精神慰藉服务,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监督。
除创新实践“6+1”居家养老新模式外,历下区还投入1.8亿元,在历下三院原址上建成2.7万平方米能容纳500张床位的医养结合的区级养老福利中心,用于免费或低价收治低收入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新建、回收原有出租房屋及改造、租赁等形式解决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用房,搭建起以区级养老福利中心为圆点,以街、居养老服务平台为辐射,覆盖全区的区、街、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满足老人的就近日间照料、短期托养、膳食供应、健身娱乐、交流交友等需求。目前历下区已开工建设或年内开工的有4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和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