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30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30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区域发展 >> 阅读正文

养老床位将每年增加近万张

时间:2014-6-10   

 

来源:  南方日报 

  6月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还要继续选址,争取建1至2个拥有4000张床位左右的养老机构,加之原来没有纳入整体规划的从化、增城,在撤县建区后,养老资源将得到充分使用,广州每年将增长1万张养老床位,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5.6万张,2020年超过7.2万张。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1.25亿元扶持民办养老机构

  据悉,截至2013年底,广州共有60岁以上老人133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98%,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去年,广州动工建设养老床位1.2万张,超过“十一五”时期新增养老床位总和。当前,广州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67间,床位3.9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9张,床位数全国居二,仅次于北京。

  会上,市民政局局长庄悦群表示,广州已完成编制《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共在原十区选址地块53处,面积144公顷,规划新增床位5.1万张,保障2020年前全市每年新增8000张床位用地,并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村庄规划对接,将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和五保村纳入村庄规划。

  针对养老服务存在的机构养老床位不足问题,广州有意推进市第二老人院和天河、花都、南沙、萝岗、从化等“1+5”公办养老院新建,同时推进市老人院和越秀、海珠、白云、黄埔、番禺、增城等“1+6”公办养老院改扩建工作,并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通过新增床位和运营资助、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按目标,本届政府共投入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和运营资助资金1.25亿元,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通过公办与民办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等措施,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5.6万张,2020年超过7.2万张。

  老城区目前未有床位用地布局

  庄悦群坦言,要达成目标,用地问题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广州计划实现场地用地瓶颈突破,确保养老机构用地有计划供应,民间资本多种方式拿地,政府和社会监督到位。

  比如,原来没有纳入整体规划的从化、增城,如今已撤县建区,将得到充分使用。与此同时,庄悦群介绍,老城区在布局规划中落实的用地并不充分,越秀和荔湾目前没有具体用地布点,但两大老区却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区域。对此,在未来的三旧改造推进过程中,越秀、荔湾也可落实养老机构的布点,这将在补充规划中得到保障。

  此外,按要求,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还要继续选址,争取建1至2个拥有4000张床位左右的养老机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制订一个补充规划。布局规划和补充规划实施之后,大概到2020年,每一年提供10000张床位建设用地,我想这是没有问题的”,庄悦群说。

  在资金方面,广州的养老机构投入构成大概是七三分,70%的养老机构是由民办机构来建设和管理,30%的养老机构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而政府投入主要有财政资金、社会捐赠两大渠道。目前,福彩公益金有50%都用于养老设施建设。

  今年新建5个省级示范中心推广居家养老

  在国内,家庭养老具有数千年传统,居家养老也是当下大多数老人的心愿。

  广州现在建有146个居家养老服务部,覆盖全市各街镇。19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餐饮配送等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至目前,覆盖全市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庄悦群说,广州将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具有广州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率先打造老年幸福之城和养老服务业社会化示范区、穗港澳合作示范区、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城三区”。

  如上述提及的荔湾、越秀两大中心城区,拥有居家养老方面的扎实基础,现在居家养老的示范点大部分分布在越秀、荔湾和海珠。其养老机构的建设也有独特的优势,机构和医院结合紧密,因此,医养结合会是未来养老发展的主攻方向,即养老机构实现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并整合产品和服务。

  同样,社区养老具有亲情守望、邻里互助的特点,同样符合老人的认同归属心理。广州将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与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相结合,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日间托老机构及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鉴于此,今年,广州将新建40个日间托老机构、5个省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400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建言

  医院利用率低

  可转型护理型养老机构

  市民政局局长庄悦群:

  老城区在布局规划中落实的用地并不充分,越秀和荔湾目前没有具体用地布点,但两区老年人数量相对较多。这是否意味着,老城区居民将主要依靠社区养老服务?

  对此,市民政局局长庄悦群表示,由于老城区地少人多,可建设的用地极少,《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已尽一切可能在老城区选址更多地块,经过努力,海珠、荔湾等区选址地块已达到每千名老人40张床位的目标。越秀等老城区老年人养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世界通行的适合老年人需求又符合国情的主要养老方式,广州也提出了“9064”的目标,即96%的老年人在社区安度晚年。同时,老城区具有较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包括较好的居家养老服务场地设施、服务网络和思想观念上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接受,因而主要依靠社区居家养老。二是增加养老机构布局。通过三旧改造释放的土地,公共服务设施部分优先设置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租赁闲置场地建设养老机构,鼓励部分利用率不高的医院转型为护理型养老机构。同时,养老机构的服务范围是面向全市的,越秀等老城区的老人可以跨区进入养老机构,全市统筹解决入住养老机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