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青年报
“山西省老年公寓现有的500张床位已经爆满,还有100多位老年人等待入住。”这是记者12日从“养老机构与社区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座谈会上了解到的信息。当天,太原市30位社区主任来到山西省老年公寓调研,希望共同探求出适合本地环境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住养老院为给孩子省心
太原市邮政局退体的王老今年81岁,子女们平时工作忙,顾不上照顾他。为不给子女添负担,王老住进省老年公寓。老年公寓院长赵润娥告诉记者,王老是他们这里第一个以房养老的老人。他把房子租出去,用房租充抵这里的费用。
入住已经两年的李奶奶告诉记者,今年她78岁了。她一个人独居干什么都不方便,有个头疼脑热,免不了让子女来回跑。
省老年公寓再扩建
赵润娥说,入住公寓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现有的500张床位已经爆满,还有100多位老人报名等侯。
为有效解决床位紧张,省荣军福利中心的主任王黎表示,他们把省老年公寓的第三期工程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届时,将有效缓解目前的床位紧张问题。
但王黎同时提出,仅靠养老院,解决不了现在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以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做支撑的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太原市力推的居家养老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编后:
社会变迁,老龄人口比例增大,能与子女共同生活成了父母的奢望。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许多老人选择去养老院。
从生到养,父母一直在为孩子付出。等年老时,依然在为孩子考虑。做子女的,也要为人父母,孝该感同身受,永留心间。
古时多是几代同堂,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能看到那种温馨的场面。
为人子女者,如果我们无法跟父母居住,也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生活,有空拨个电话问候父母。假日应携子女回去探望,让父母高兴。
当我们看到古人的孝心,古人的孝行,虽然我们也深觉现在环境与古人不同,但我们可以效法他们的精神。关怀父母的精神不变,体贴父母的精神也不变。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可算是孝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