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30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30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区域发展 >> 阅读正文

香港拟推养老“广东计划”

时间:2013-7-12   


 

原标题:香港拟推养老“广东计划”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左)、政务及内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张琼瑶(右)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庄小龙 摄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左)、政务及内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张琼瑶(右)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庄小龙 摄

香港老人在粤也能领津贴 期待与南沙开展民生合作 大屿山将打造新商圈

本报讯 (记者耿旭静)粤港合作渐入佳境,从经济层面推进到民生层面,带来越来越多的利好。香港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两地将继续推进前海、南沙重点合作区的发展,香港与广州已成立了专责小组,希望与南沙开展民生福利方面的合作。

推进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

2014年广东将率先基本实现香港服务贸易自由化,将进一步推动专业服务业的资格互认、放宽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方便香港业界在粤开业。目前一共有48个服务领域有338个优惠措施,方便香港的服务业进入内地,其中64项措施在广东先行先试。

昨天,香港政务及内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张琼瑶表示,粤港合作是与内地合作之间的重中之重。两地近年来取得不少靓丽成果。去年经香港处理的26000多亿元人民币贸易结算中,超过两成为粤港两地之间结算交易。港资金融机构在广东网络不断扩大,5家港资银行在广东设立39家异地支行。

在民生方面粤港合作不断扩展,目前两地有通用交通卡,为内地旅客增设E-道缩短过境时间。粤港两地还于去年联手制定了珠三角2020年空气污染减排方案。

探讨在南沙开展民生合作

“南沙的发展潜力将相当巨大”,张琼瑶指出,南沙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南沙规划明确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为主线。

目前香港正在跟广东探讨南沙规划的细则和方向,尤其希望在南沙开展民生福利合作。香港特区政府支持和鼓励港商在南沙投资创业,促进港资企业转型升级,为港人创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推动建设CEPA先行先试综合合作示范区,全面解决CEPA落实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希望借鉴香港社会管理服务先进的经验,探讨在南沙加强穗港民生福利合作。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也表示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前海、南沙、横琴等三个区域发展都跟粤港合作有关,将加强合作。

在粤养老也能领津贴

“在今年下半年我们要推行一个‘广东计划’,把我们安老方面的一些社会保障推广。”据林郑月娥介绍,粤港合作已经拓展到社会民生领域。香港超过75周岁的老人家,无论有钱还是无钱都能拿到高额津贴,每月大约是1100多港币。在没有“广东计划”以前,所有老人家必须每年在香港住一段日子,不能长期地离开香港还拿这个津贴。但有几万老人家在广东退休,或者是希望在广东退休,推行了“广东计划”以后,老人家不需要再回来了,长期在广东居住也可以每个月拿这个高额的津贴。

环保方面,粤港合作改善香港空气质量、进行水资源保护,联合打造珠三角优质生活圈。“香港现在用的70%的水都是来自东江,广东省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去保护水的资源。希望两地的合作取得新的成绩。”

西部游客可驾车直入大屿山

截至2012年底,在粤港资企业有121259家,占广东省外资企业总数的72%,实际利用外资占61.8%,达到1846.9亿美元。

另外,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场。自从有了自由行,每年的内地游客数目都有所增加,2012年访港的内地旅客达3491万人次,大概73%(2552万人次)的内地游客来自广东。香港到广东的居民也超过2100万人次。

据透露,随着西部客流增多,大屿山将建设大型商场,吸引从广东西部进来的人流、车流,以后从西部来的人不用进入中环购物。林郑月娥畅想几年后珠三角西部游客可以开着车沿着新开的路桥到大屿山游玩:“港珠澳大桥工程有一条路是从新界的西部到达大屿山的,几年后大屿山会跟现在很不同,珠三角西部发展空间很大。”

内地赴港上市公司两成是粤企 743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其中144家粤企 香港年内将推跨境指数期货期权产品

本报讯 (记者耿旭静)离岸人民币产品受欢迎,香港年内将推跨境指数期货期权产品,2012年人民币贸易结算额上升37%。在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内地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番禺珠江钢管是国内首家唯一制造1500米深海管道制造商,通过2010年在港上市,实现全球化发展,开拓中东和非洲市场,国外销售额占比近五成。

据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邓仲敏介绍,过去30年,广东与香港经济互动发展,香港是广东企业走出去的有利平台。2012年粤港两地进出口贸易总额继续增长,达到2280亿美元。

与此同时,内地企业来港投资不断增长,2012年1938家内地企业在港开业,相比2004年增长12倍。2012年人民币贸易结算额上升37%。

1993年首只H股青岛啤酒在港交所上市,今年正好是青岛啤酒到香港上市20周年。20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数量激增,目前内地市场占香港市场的份额可以用5、6、7来概括。

据悉,截至今年6月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数目达到743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数目的47%(近五成),市值达到115745亿港元,占总市值的56%(近六成),平均每日成交额为349亿港元,占比71%。其中广东是拥有最多香港上市公司的省份,有144家,总市值约17600亿港元。

据介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希望见到人民币投资产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开始注重资本输出,香港开始吸引内地投资者,海外发行人在香港集资。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机遇,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产品加速发展。目前香港市场有六大类人民币产品,包括房地产基金、股票、人民币期货、人民币ETF及人民币ETF的衍生产品,交易量不断增加。

港交所将深化两地资本市场合作,年内将推出跨境指数期货期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