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区域发展 >> 阅读正文

北京社会养老压力日益突出

时间:2010-12-8   

来源: 新华网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魏小彪近日对记者介绍,截至到2009年年底,北京百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仅为2.48张,不仅与欧美等养老设施发达国家5到7张的均值有着明显的差距,也难以满足人们日益转变的养老观念。

魏小彪说,根据预测,到2020年,北京将有350万到400万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如按4%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目标测算,至少需要14万张到16万张床位,考虑到还有2到3万多生活无法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届时,北京的养老床位至多要保证18万张。

“城里养老条件好,难在没床位;农村养老空气好,难在条件差;身有病残不自理,难在无处收;退休工资收入低,难在价位高 ”这是中国很多大城市养老机构现状的真实写照。

位于北京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的福寿轩敬老院,是很多老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这里设施温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文化氛围。但是,因其处在文保区内,周边几乎没有地方供其扩大规模了。“我们仅有40张床位,根本没有条件收住不能自理的老人。”院长祖润霞无奈地告诉记者。

而位于丰台区的南苑社会福利中心,硬件设施应属高档,最低收费只需1500元,但是对于一些退休金低于2000元的市民来说,依然比较贵。如果是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想住进单人套间,每月的费用就要近6000元了。

为此,北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对现状老旧、不达标的养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充分利用闲置不用的公共资源和市政设施,如一二级医院的床位、工业厂房、学校和宾馆等。“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土地紧缺是建设养老机构的最大瓶颈。”魏小彪说。

按照北京的设想,养老机构确定了总量供应之后,会在布局上和分配上做足文章。其中,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型和示范型占到30%,适合工薪阶层的舒适型占到60%,剩余10%的休闲型则适用于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同时,新建的养老设施将充分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方便就医、交通便捷、环境宜居等因素,无论是托老所或老年活动场站,人员的配备和素质、服务的种类和质量、各种项目及配套设施也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老龄问题不单是老年人个人和老年人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社会问题。因此不可能单靠家庭或单靠政府来解决,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北京大学教授穆光宗认为。

据了解,北京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对于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新建、扩建或对其他设施改造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每张床位8000元至1.6万元的建设资金支持,每月收住1名老人给予150元至200元标准的资助,并建立增长调解机制。

从2009年开始,北京吸纳了超过3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资养老机构,共新建和改扩建机构109余所,新增床位2.2万张,分别占这两年新增机构数和床位数的69%和73%,极大缓解了政府投资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