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6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三月廿九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6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三月廿九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社老服务 >> 阅读正文

全国老龄办启动全国“敬老文明号”双关爱活动

时间:2015-10-14  来源:全国老龄办 

  为帮助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改善生活生命质量,并推动“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近日,全国老龄办下发通知,在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中广泛开展“双关爱”活动,由“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或创建单位以“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形式深入社区和家庭为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开展物质帮扶和精神关爱服务。

  截至2014年底,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到约3500万,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8.8%;在低保对象中,有近2400万是老年人;空巢和独居老人已达近1亿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存在着巨大的老龄服务需求。为提升敬老意识、强化为老服务,全国老龄委自2011年起在全国开展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目前,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24个行业,涌现出全国级“敬老文明号”1212个,各级“敬老文明号”创建单位达到23万余个,有效改善了我国城乡老年优待服务,提升了社会尊老敬老爱老氛围。

  “双关爱”活动要求各级“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和创建单位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深入开展爱心捐赠、上门服务、心理支持、文化服务、权益维护五项服务,其中,爱心捐赠包括资金捐助以及健康体检产品、医疗保健用品、康复辅具用品、日常生活用品、文体活动器材捐助;上门服务主要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浴、代购等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对老年人家庭开展的医疗保健、护理照料等知识讲座;心理支持重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精神慰藉服务或互动活动项目;权益维护重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安全常识宣传活动,以及协调有关法律组织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文化帮扶主要通过开展陪伴阅读、手工制作、娱乐互动、文化兴趣辅导等志愿文化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据介绍,通过活动的开展,将逐步建立常态性、持续性的接力帮扶机制,形成固定的关爱项目,并建立服务阵地,打造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关爱服务网络。全国老龄办要求各地老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做好具体的部署安排和统一协调,采取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的方式,发动“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和创建单位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扎实开展“双关爱”活动,并要求各级老龄办把“双关爱”活动开展情况作为申报“敬老文明号”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