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4年5月19日   农历 农历 甲辰年(龙)四月十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4年5月19日   农历 农历 甲辰年(龙)四月十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老龄产业 >> 阅读正文

养老市场化尴尬:这边床位告急,那边空置四成

时间:2013-4-1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核心提示: 在当前的机构养老中,一方面存在着养老床位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总体上40%左右的床位空置率。这看似荒诞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尴尬?
    中国老龄化进程愈来愈快,养老作为一门产业,也在风起云涌中成型。然而,从北京养老院的调查情况来看,其现状堪忧。在养老市场化、养老产业化的口号下,养老这一本该政府大力作为的民生问题,已经隐现出“需求、供应、价格”的死结。
    记者通过在北京的调查发现,在当前的机构养老中,一方面存在着养老床位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总体上40%左右的床位空置率。这看似荒诞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尴尬?
    想涨价又不敢涨 民办养老机构举步维艰
    养老保险制度几乎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多的质疑。每一个人都会老去,未来怎样养老?
    民办养老院贴钱运营床位40%以上空置
    据了解,目前具有北京市户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251万,约占户籍人口总量的20%。按照国际水平,在机构集中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一般为4%,因此本市需要有10万张养老床位才能满足需求。但是目前北京市的养老床位不足9万张,床位缺口明显。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在未来40年的时间内,床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与床位缺口相比,北京却存在4万张左右的空置养老床位,这一空置率在民办养老机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汇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人身险管理中心总经理宋海英谈到她对北京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调研时不无感慨,她告诉记者:“都说养老难,难在哪里?有些养老机构进不去,但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却达到了相当的高位。”
    位于北京市东四环的嘉德老年公寓是一家民办养老机构,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基础设施来说,都算不错,并且在养老领域经营多年。该院院长王岩向记者介绍称,目前拥有床位360多张,老年人的入住率在90%左右,而一般这种规模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能够达到70%以上就差不多可以实现收支的持平。但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嘉德老年公寓并没有完全摆脱收支困扰。王岩表示,“我们的成本压力很大很大,一到月初就要为员工的工资攒钱。”
    据了解,在民办养老机构中,嘉德老年公寓的经营状况还算不错,相当一部分的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低,甚至有些养老机构只有几个老年人入住,贴钱运营已经是业内常态,尤其是对于新成立不久的民办养老机构来说,更是如此。
    诱人的政府补贴 政策实施尚需落实。

    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压力较大的现状,为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北京市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支持,比如说新建床位补贴、老年人入住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补贴的力度正在逐年加大。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2013年,北京市社会力量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阶段支持标准,由原来每张床位8000元-16000元的市级支持标准提高到2万元-2.5万元,并且区级资金还要按照1:1的比例配套支持,这就意味着社会力量建设一张养老床位将会获得4万元-5万元补贴;运营阶段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收住一位老人1个月200元-300元标准提高到300元-500元。
    再加上配套的水、电、气、相关税收等政策优惠,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大。但是,市场对此似乎并不“感冒”。王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的补贴在我们的运营成本上起不了太大作用。”
    记者在对京城多家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中发现,政府采取的这些政策措施对于市场促进作用不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的落实力度较低,以新建床位补贴政策为例,绝大部分养老机构无法获得。包括寿山福海养老院、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等民办养老机构的佼佼者,都没有能够享受到新建床位补贴,其他的的民办养老机构就更难获取了。
    一位多年从事养老事业的知情人士称,目前还没有听说哪个民办养老机构获得过政府关于新建床位的资金补贴,因为所需证件比较多,门槛比较高,尤其是对土地使用相关证件的限制比较严格。
    未来如何脱困:不敢轻言说涨就涨。

    流失率高、招工难,是养老机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据宋海英介绍,由于公立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都有事业编制相对稳定,而民办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保障水平较低,流失率达到40%。
    按照市场规律,养老护理员流失率高,缺口较大,工资上涨理所当然。目前,北京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的工资一般可以达到3000多元每月,如果按照每1个养老护理员照顾5个失能老人来计算,平均摊到每个失能老人身上的费用就高达600元每月。用工成本的快速上涨,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养老机构成本的增加,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在受访中均表示,将会根据成本变化调高入住价格。
    上调价格是不是能够真正缓解民办养老机构的生存压力?现在来谈,似乎为时过早,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很多民办养老机构也显得有些迷茫。
    记者在嘉德老年公寓中看到一片尚未完工的毛胚房,里面没有一个工人也没有一台机器在作业。王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这个本来是二期工程,计划再建300张左右床位,但是由于没有资金,只能暂时搁置,什么时候能够复工需要看什么时候能够有钱。“床位建设补贴我们没有拿到,涨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今后还怎么建啊。”
    面对床位的高空置率,涨价对这些民办的养老院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易说涨就涨的事。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青春:
    公立民办不能搞分化社会资源应“雨露均沾”
    公立还是民办?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形式泾渭分明。其中,公立养老机构享受着政府在土地、人员、运营等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几乎可以实现零成本运营,而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到的补贴却微乎其微,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民办养老机构的主要力量?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青春。
    他认为,要想解决养老难题,民办养老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均分社会资源,“雨露均沾”,公立、民办共享,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养老才是出路。
    目标任务完成难度大/
    NBD:按照民政部和发改委之前提出的,养老床位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到2015年要增长到30‰。目前现状怎样,能否完成这个预期目标?
    闫青春: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4.3%,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900万人,增加了0.6个百分点,但是整个养老床位的增长数和老年人的增长数却不相匹配。
    我们推算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将达到2.2亿,要达到这个时候的30‰就是663万张床位,还要增长280万张。从床位建设投入上来看,按照全国统算,东部发达地区养老机构建设一张床位的投入大致是30万~50万元,中部是20万~35万元,西部是8万~20万元。即使取比较低的建设投入数据,按照10万元一张的床位建设费来计算,也还要投进2800亿元才能完成280万张床位的建设目标,一年要900多亿元。
    但是,按照目前所能支配的财力、物力,完全靠政府的力量肯定完不成,必须调动社会力量,如果我们的支持、配套政策跟不上,没有新的制度和办法出台的话,要想完成这样的目标很困难。
    NBD: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提得比较多。这两种养老方式,目前情况如何?
    闫青春:从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老年人更多地在家里居住,由社区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照顾。但现实问题是,我国社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乐观,全国的城市社区平均下来,只有30%-40%的社区建设有比较完备的养老机构设施。
    至于农村,状况更不好,除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村委会建有一些养老设施外,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的空白点很多,特别是西部边缘地区的农村,估计连10%都不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居家养老都比较困难,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措施,要想完成既定目标,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