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30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30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民生养老 >> 阅读正文

谁来照顾老人? 老了,你去不去养老院

时间:2011-3-25   

信息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有“百善孝为先”之说。所谓孝,就是不仅在物质上保证老年人丰衣足食,更要注意老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让他们不感到寂寞。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家立业,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也随之改变,一个家庭往往需要面对四位老年人,这已经超出他们的基本承受力。那么,到底送不送老人去养老院呢?老人愿不愿意去养老院呢?记者就此走访了衢州市区的一些家庭和单位。子女:养老院让老人远离孤独


  家住迎和小区的市民王宁告诉记者,他在龙游一家民营企业上班,每三天回家一次。妻子年初去了金华打工,儿子在外读大学。“所以,老人家其实是非常寂寞的。”王宁说,“每次回家,母亲就会嘱托我下次早点回来。我很难过,母亲老了本应该在家好好养老的,可是我知道她现在过得不开心。”


  妻子去金华前,王宁和就她商量是不是送母亲去养老院比较好,“妻子怕人家说闲话,不过最后还是我母亲自己同意去的。”和母亲商量后,王宁送她去了市区的一家养老院。“母亲现在比以前开心了点,我也能全身心地工作了。”王宁说,等过两年,他回衢州了,就把母亲接回来,“毕竟,她在家只有一个人,养老院里就比较有伴了。”


   记者了解到,不少工作忙的市民都表示,只要老人愿意,他们也会考虑送老人去信得过的养老院。老人:多数希望在家养老和王宁的母亲不同,家住新安花园的一位刘姓老人说:“去养老院的都是些孤寡老人。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


  3月11日,记者在三衢路某超市门口随机采访了十位老人,其中三位表示,为了不拖累子女会考虑住进养老院。家住西区的许桂花老人说:“不去不去,养老院里什么都没有,还是在家里好。”银桂小区的陈金菊老人说:“我去住养老院的话,大家肯定要说我子女不孝的,我自己也不会想去。”


  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小陈一家是典型的独生子女家庭。小陈今年28岁,如今和妻子一起赡养四位老人。小陈告诉记者:“我们没考虑过送父母去养老院的问题,主要是目前还照顾得过来,老人年纪也没有很大。最主要的是,他们一定也不会愿意去,哪里有自己家舒服?有自己的子女照顾得周到啊?”专家:是时候转变陈旧观念。


  市区某养老院院长说,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院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许多老人排斥居家养老以外的养老观念;其次是老年人对养老院缺乏了解,心存顾虑;第三是许多养老院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关怀。此外,经济因素也是老年人不愿意住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的重要原因,“其实,送父母到好的养老院,也是一种孝顺方式。”

  专家认为,老人不愿去养老院与国情、文化有关,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老人养老的问题,必须两手抓。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养老保险、居家养老的工作,另一方面发展社会养老机制,建立一批服务好,设施好的老年公寓,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对于老人与子女的观念问题,还需要时间来缩短差距,而目前正在全国推行的社区居家养老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对于将老人送进养老院的子女,千万别认为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就万事大吉了,应该时常去看望老人。衢州心理健康志愿者协会的心理咨询老师也提醒说:“如果做子女的平时不经常去看老人,给予他们亲情关怀,老人们就会有被家人遗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