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民生养老 >> 阅读正文

聚焦13亿人如何养老 卧床老人何处去

时间:2010-9-28   

2010-07-06 11:40: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甲医院成了“养老院”

  精神疾病老人“压床”严重

 

  今年75岁的肖老人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了将近50年。从1962年起,他就再没有离开过医院,甚至不知道外面有超市。医院组织过一次逛京城的活动,他从小在北京长大,都不知道北京的马路这么宽,城市变得这么好,甚至走到自己家门口都不认识。

 

  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科主任尚兰介绍说,老年人的精神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等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如帕金森、脑萎缩等。与成年人的精神疾病不同,90%的精神病人伴有躯体性合并症,伴有三种以上疾病的占40%。同时,在治疗精神性疾病的过程中,还要去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即使是控制了精神疾病,一般的综合性医院也不会收治。

 

  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张兴理说,医院的老年科共有180多张病床,每年大约收治180多个病人,病床的周转率为一年一次,而综合性医院的病床周转率为12天。尽管精神性疾病和生理性疾病有所不同,精神疾病经过控制后,就没有必要再住院了。但是,由于患者不能被转到相应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患者只能呆在**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压床”病人。

 

  老年精神疾病的特点是难治愈、易反复、不好护理,即使达到出院的标准,家属也不愿让其出院。于是,专门收治疑难杂症的**甲等医院,正在沦为“养老院”。

 

  目前,各地普遍缺乏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服务的社区和二级医院,造成**精神疾病医院的患者“送不进来,转不出去”。

 

  不只是北京回龙观医院,全国各地的精神病医院多存在类似情况。尚兰认为,一些老人住在养老院,好多费用都无法报销。而医院内医药费用都纳入报销的范围。对此,政府应加快建立精神疾病老人双向转诊制度。

 

  癌症晚期老人痛苦不堪

 

  姑息治疗缺乏政策支持

 

  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被诊断为晚期肺癌,手术、化疗、放疗都做了,再也没有治疗的价值和必要了。于是,她被大医院请出了病房,只能回家呆着。晚期癌症让她痛不欲生,可是社区的医生又没有权限使用特殊的止疼药。后来,肿瘤发生了骨转移,出现了病理性骨折,她不能下地活动了。炎热的夏天,由于缺乏必要的护理,她出现了严重的褥疮,肌肉腐烂。大医院不愿收,小医院治不了,老人的家属实在是愁得没办法。

 

  5月23日,他们才把老人送北京老年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北京老年医院是北京市目前唯一一家成立关怀病房的**甲等医院。医院采用的是姑息疗法,重点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老人的痛苦。8天后,老人临终前,留给亲人一句话,要是把她早点送到这里,会让她少受多少罪,家人少受多少累!

 

  北京老年医院日前正式成立了关怀病房。从5月6日起开始运行到6月23日,共接收了30多个病人,其中有15人去世。关怀病房主要提供姑息治疗和善终照顾,收治范围包括晚期肿瘤患者和一些存在疾病进展、器官衰竭且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非肿瘤患者,例如肺心病晚期、心衰晚期、脑血管疾病并发感染、尿毒症晚期、糖尿病晚期等。

 

  北京老年医院副主任医师姜宏宁说,对于各类晚期疾病患者,通过舒缓治疗或姑息治疗等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保护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为220万,死亡病例约160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的首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收治晚期老年患者的主要模式是宁养院(提供营养支持)、社区临终关怀病房等,目前,开展临终关怀的综合医院较少,社会福利及民营机构仍是主体,远远不能满足癌症晚期患者的需求。

 

  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的医疗模式有关。对于肿瘤患者,医院以“治愈”和“延长生存期”为主,以各种治疗方式“杀死”肿瘤细胞为主,治疗的过程中给正常组织和机体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然而对于老年晚期患者,医院却不情愿收治,担心影响床位周转。

 

  姜宏宁认为,在关怀病房,姑息疗法以用药减轻患者痛苦为主,也不做什么检查。但依据医院质量管理的规定,各科室要考核药品支出比例、病床周转天数等指标,关怀病房是无法完成的。他建议,对于收治老年晚期患者的综合医院,在医院管理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要多从老年患者的角度考虑,从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

 

  养老机构功能单一

 

  养老型医疗机构供给不足

 

  驾车沿着京通快速路向东行驶,在双桥和管庄之间,有一所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这家中国最早创办、最具知名度的民办关怀医院,人们习惯上把它被为“临终关怀医院”,认为是送往八宝山的前站。

 

  记者来到松堂医院的时候,20多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围成一圈,正在玩传球游戏。两名工作人员在他们中间演唱儿歌《一分钱》,一些老人还打着节拍跟着一起唱。尽管松堂收治老人的平均年龄为80多岁,工作人员称他们为“帅哥”、“**”。在这里工作十多年的小董说,老人们可喜欢听人表扬了。在赞扬声中,有的老人成为“歌王”,有的成为“舞王”。一些本来是来这里打发临终最后时光的老人,又生活了10多年。

 

  已经送走了16000余名老人的松堂医院,为什么受到老人的欢迎?北京松堂医院副院长朱林说,松堂关怀医院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人,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这里除了日常生活设施外,还具有一定的医疗水平,是一家一级甲等医院。这里不仅可以照顾老人们日常生活起居,还可以进行常规的医学诊疗。据悉,这样的养老型医疗机构在国内很少,供给严重不足。

 

  朱林说,国内多数养老机构只是养老,在医疗服务和心理关怀上存在不足,而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政策补助。比如,养老机构的每张床位都会得到相应的政府补贴,而提供养老服务的医疗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他认为,养老型医疗机构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三位一体,政府应对这类机构给予政策支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曹书杰院长认为,国内大多数的养老机构都是以生活护理为主,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一些老人担心在养老院生病不能得到救治。她建议,国家应该加大对养老型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生存困难的一、二级医疗机构可以进行功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