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 阅读正文

“十一五”中国31省区市出台老年人优待政策

时间:2011-6-21  来源:人民网  作者:常红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常红) 中国老龄办近日发布的《“十一五”期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特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6亿人,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全国社区服务中心17.5万个,全国养老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

  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5亿多人 27个省建新农保

  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673万人,比“十五”末增加8229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为6299万人,比“十五”末增加1937万人。从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全国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00多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09年开始试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其中,约有2863万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享受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制度覆盖面达到24%。

  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320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734万人,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中离退休人员5937万人,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5762万人、10652万人和2187万人。

  截至2010年底,全国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人均筹资水平从“十五”末期的30元提高到150元左右。

  “十一五”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从17128所增加至27308所,增幅为59.4%;医院数从18703所增加至20291所,增幅为8.5%;村卫生室从2005年的583209所增加至2009年的632770所,增幅为8.5%,设卫生室的村数占行政村的比例也从85.8%上升至90.4%。

  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救助标准不断提高。截止2010年第3季度,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平均标准达到240.12元/人,比2005年增长5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平均标准达到109.68元/人,比2007年增长57%,农村五保供养年平均标准(集中)达到2803.53元/人,五保供养年平均标准(分散)达到1989.94元/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44%和39%。医疗救助人次均住院救助达1715元,比2007年增长80%。

  全国社区服务中心17.5万个 全国养老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

  据统计,全国各类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7.5万个,城市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9.3万个,近半数的城镇社区和80%的农村乡镇建有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养老服务床位大幅增加,全国养老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比“十五”期末增长62%,收养老年人近210.9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了71%。其中,全国正式注册登记的民办养老机构有4141家,占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10.6%,养老服务床位41.2万张,占全国所有养老服务床位的15%,入住老年人总数为23.8万人,占收养老年人总数的11%以上,床位使用率为57.8%。

  31个省区市出台老年人优待政策 部分省市政策打破户籍限制

  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使老年人的维权工作有法可依。许多地方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列入“五五”普法内容,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全国各地共建成老年法律援助中心16493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95734个,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不断推进。

  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31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老年人优待政策措施,对老年人看病挂号、就诊,乘坐公共交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场所,以及公园、旅游景点等,给予全免或半价的优待,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多实惠。

  湖北、广东、云南、山西、深圳等地打破享受优待政策对象的户籍限制,使优待政策惠及到外埠老年人。其中,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将老年人优待年龄从原来的70周岁降到60周岁,并增加了26项优待措施,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北京、天津、上海、云南、宁夏等地陆续建立了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十一五”末,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4万多所,在校老年学员超过430万人,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1.4万所和200多万人。中国老教授协会和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个体会员数量超过65万人。城乡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快速发展,已建立老年人协会80多万个,入会老年人超过35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