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8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一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8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一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爱晚金融 >> 阅读正文

上海调降养老保险费率 专家称还有下调空间

时间:2013-9-13   

    来源:中国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公布了职工社保费率调整方案,即从2013年10月1日起城镇职工部分社保费率下调2.5%。专家指出,上海“城保”(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镇保”(小城镇社会保险)以及“综保”(综合保险)三个小制度之间的通道打通后,已经到了降低企业费率的时候了。
  上海降低城镇职工社保费率
  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公布了职工社保费率调整方案,决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受影响、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调整部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费率水平。
  此次调整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四个险种,单项费率水平有降有升,总体费率下调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单位缴费部分下调1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单位缴费部分下调1个百分点(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仍按7%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率下调0.7个百分点,其中单位缴费部分下调0.2个百分点,个人缴费部分下调0.5个百分点;生育保险费率单位缴费上调0.2个百分点。
  对参保城镇职工而言,社会保险费率是指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占缴费工资的比例。据了解,目前我国城镇职工法定社会保险为五项,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前三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后两项只由企业缴费。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单位一般为20%左右,职工个人为8%,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20%;基本医疗保险费率,单位为6%左右,职工个人为2%,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费率原则上按照当地企业和职工个人费率之和确定;失业保险费率单位为2%,职工1%,农民工参保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单位费率在0.5%—2%之间;生育保险单位费率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
  降低企业费率条件已成熟
  对上海的参保职工而言,养老保险费率的调整是值得关注的重点。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上海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高于20%的全国平均水平,为22%,与外地相比较,增加了上海的企业负担,影响了上海企业的竞争力。“上海已经到了降低企业费率的时候了”,郑秉文表示,首先,两年前上海已经打通了“城保”(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镇保”(小城镇社会保险)以及“综保”(综合保险)三个小制度之间的通道,这就立即缓解了上海财政的压力,使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立即得到了提升,同时,又统一了制度,拆除了制度碎片化导致的障碍。这个重要举措为缓解上海企业缴费负担也打下了基础。目前,在三个小制度已经打通的情况下,可以将缴费比例降至20%。
  其次,外来人口比例是上海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一个独特优势。“上海外来人口占比40%,而广东省的外来人口仅为21%,北京是36%;上海这样高的外来人口比例是上海的一个独特优势,它将会大大增强制度的财务支付能力,大大改善制度的财务状况。”郑秉文说,全国农民工参保比例不到20%,上海参保比例虽然已经很高,为37%到38%,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提高农民工比例,会大大稀释制度赡养率,极大提高制度的财务能力,所以,上海应该利用这个人口结构的优势。”
  另外,从城市化率来看,郑秉文认为上海也有优势:广东居住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66.2%,北京是86.0%,而上海高达90.0%,甚至上海的非农人口高达93.5%。“上述数据可看做是城镇化率,就是说,上海的城镇化率高于其他直辖市,更高于广东,所以在社保制度方面,其正规部门比重要大一些,是有利于扩大参保率的,有利于保证缴费收入,上海应该把这些人口结构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
  社保费率高有历史原因
  事实上,社保费率过高也是全国性问题。目前我国单位和个人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费率之和为40%左右,有专家综合世界银行、O E C D (经合组织)有关资料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社会保障报告(2010—2011)》发现,这样的社保缴费率不是最高,但的确处于较高水平:综合世界上173个国家社会保险费率,在列出统计数据的国家中居第13位。对于参保人而言,较高的社保费率尤其是养老保险费率确实影响到参保积极性。分析人士认为,对企业来说,社保费率过高不仅会带给企业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一种后果,那就是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社保负担重而干脆选择不给职工缴纳社保。对职工来说,过高社保费率带来的后果,首先是可支配收入大量减少,相当比例的工资都被社保划走不能自由使用,其次可能导致涨工资的空间被过高社保费率抵减,大批职工和其他困难群体因此被排斥在社保制度之外。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社保费率也受到特殊国情的影响,有深层次原因。
  以养老保险为例,首先受到来自制度模式的影响。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模式,即在确保当期支付的基础上,再为未来积累一部分资金,据此确定的费率自然比只保证当期发放要高一些。
  其次是转轨成本。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已退休的“老人”等没有积累或积累较少,其“视同缴费”期间的待遇,需要通过现在的单位和在职职工缴费来弥补,这必然推高现行的养老保险费率。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支付压力。有统计数据称,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赡养比已高达3∶1,即3个在职职工养1个退休人员。未来几十年这一比例还将提高。为了应对老龄化高峰的挑战,持续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也需要维持一定的养老保险费率。
  此外,统筹层次偏低、基金缺乏保值增值手段等也是影响费率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其他几项历史和制度原因,在这个影响社保费率的因素上,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国务院统一部署,目前各省份基本建立起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其次,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入。仅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对职工养老保险的补助资金就达207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地方1847亿元。此外,在经济波动中,还采取了阶段性减缴、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