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阅读正文

李克强:中国经济奇迹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

时间:2013-9-12   

    来源:新华网



中国经济奇迹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传递的信息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经五年,世界经济仍然错综复杂,而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阶段。


    11日在大连举行的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了《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开幕致辞,透露出的政策信号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未来靠什么来支撑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外界也有一些疑虑和担忧。


    “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李克强总理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家没有再度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一连串改革“组合拳”让人眼前一亮。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外,还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说,中国正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实现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关键是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势在必行’,其实改革和创新是紧密相关的。创新狭义理解是技术创新,广义理解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时,主要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发展,在此之后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飞跃,而技术创新要靠相关体制创新来推动和保障。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认为,世界遇到金融危机,中国遇到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用传统经验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唯一手段是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相信通过改革创新,中国经济会形成长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宏观政策收到积极成效


    从今年一、二季度的增速连续回落,到7、8月份的企稳回暖,中国经济的走势牵动人心,中国宏观调控时的目标取向究竟是怎样的?


    李克强总理说,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


    “既解决眼前问题不懈怠,又咬定长远目标不放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个一个都不能少。可以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今年完成了重要转型,从侧重短期和总量,到看重长远和结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针对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市场预期比较悲观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一系列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有效托住了经济增长的“底”,大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新特征。长远是由一个个当前积累而成的,政策抉择时必须兼顾当前和长远。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兼顾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效应正在显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显著。”王军说。


    中国经济将保持相当长时间较快发展


    经过过去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未来中国经济将进入怎样的发展阶段?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们愿意也希望更精彩。”李克强总理说。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中国经济此前的发展过度依靠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投入,目前这些因素已出现明显减缓和消退。比如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削减,多年来低成本的资源投入正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副作用,依靠现有模式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升级版或者说第二季,这意味着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通过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和创造动力,延续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


    张立群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工业化、城镇化都没有完成,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都很大,差距意味着潜力。改革红利和转型升级,都可以使得未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再保持相当长时间的较快发展没有问题。


    打造良好环境证明跨国公司选择中国是明智之举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企业被开出价格垄断、商业贿赂等违法罚单。伴随监管力度加大,有人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表示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达沃斯会场上传出的“我们将继续用事实证明,选择中国是跨国公司兴旺发达的明智之举、上乘之策”的声音,对这些质疑做出了及时回应,既重申了中国既定的外资政策没有改变,又传递出将继续完善优化投资环境、为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坚定决心。


    截至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连续21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并连续三年稳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来自联合国贸发组织的报告显示,从中期看,中国仍是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庄健认为,与过去强调向外资提供政策优惠不同,现在中国通过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来吸引外资。同时,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软硬件设施完善以及区域发展差异带来的巨大国内市场潜力,也是中国吸引国际资本的优势所在。


    “面对新的产业革命浪潮,中国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这显然离不开国际合作,将外资更多地引入高端制造业和知识、技能含量较高的服务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认为,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讲话中特别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对部分外资企业对这一问题的担忧做出了正面回应和承诺。(记者刘铮、王希、安蓓、于文静、郝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