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爱晚工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机构动态    新闻中心    爱晚金融    爱晚视频     爱晚中心
民政要闻    政策法规    民生养老    专家论点    老龄产业    社老服务    区域发展    老有所为
今天是 2025年4月29日   农历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阅读正文

消息称陈元告别国开行 任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时间:2013-4-12   
  •  

原标题 [胡怀邦有望接棒 陈元告别国开行 踏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新征程]

陈元告别国开行 踏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新征程

陈元

胡怀邦

胡怀邦

  本报记者 史进峰 北京报道

  68岁的陈元在执掌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15年后,将迎来告别时刻;不过,这并非这位金融家职业生涯的终点,他的下一个舞台,或是德班峰会上刚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4月11日,多位国开行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确认了陈元即将离任的消息,并透露,现年57岁的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有望接替陈元出任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

  不过,这一消息尚未获得国开行和交行的官方确认。

  另据财新网报道,此番人事变动是中央有关部门在本周二的会议上做出的决定,陈元本人已经接受了这一安排。有关人事任命近期即将宣布。

  此番,陈负责筹办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实践舞台也从中国走向世界。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陈元,已故中共领导人陈云长子,1998年执掌国开行,被誉为中国开发性金融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期间,陈一手将国开行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及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胡怀邦拥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中投公司、国有大行丰富的履历表现,未来将担负起这家“中国世界银行”进一步商业化改革重任。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国开行资产总额突破7.37万亿,为中国第五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3%;连续31个季度控制在1%以内。2482亿美元的外汇贷款余额,使国开行早已超越中国银行成为中国最大对外投融资银行。

  此前,陈元刚被选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而去年“十八大”会议上,胡怀邦当选为新一届候补中央委员。

  陈元的新使命

  “2013年国开行拟将一半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城镇化及配套建设。”年度工作会议上,陈元向外界透露,2013年国开行将以支持城镇化为重点。

  这便是开行开发性金融的逻辑。而“创造可持续的模式”,也成为1998年陈元入主开行后,开行进入开发性金融业务的主要思路。

  从有力介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模式的创造者,再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护航者,15年后,时间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今天的国开行不仅是中国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债券银行。

  2009年金融危机后,国内蓬勃兴起铁、公、基等政府融资平台以及过去几年创下的高达9.2万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的“壮举”,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十年开行城市开发性金融模式的一种全面复制。

  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曾给陈元高度评价,并将其视为当今中国金融界重要的思想领袖和实践领袖。他的判断依据是,过去15年,在陈元领导下,国开行从一个相对较小的政策性银行发展成为业务遍及世界、享誉全球的金融机构领军者之一。

  2011年,国开行总资产接近一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银行总资产(3138亿美元)的3倍左右,在新兴市场发放的贷款总额为1390.9亿美元,而同期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只有430亿美元。

  “开发性金融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大有可为的。”陈元在他的书中如是写道。

  过去三年,国开行在国际上的频频“大手笔”让人领教了它的能量2009年5月,开行与巴西签署了100亿美元的贷款合作协议;而更早些时候,开行与俄罗斯就中俄石油250亿美元融资合作达成协议,开行与委内瑞拉关于中委联合融资基金规模扩大至120亿美元的文件也正式签署。

  “陈元本人对成立国际区域性开发银行醉心已久。”4月11日,一位接近国开行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此前,国开行就对上海合作银行倾注了很大精力。

  2013年3月27日,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各国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化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有效保障成员国间的资金流通和贸易往来。舆论普遍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视为未来可以匹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具有全球影响的金融机构。

  陈元本人在中国长期的开发性金融实践和国际化视野无疑对正在筹建中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有所帮助。

  胡怀邦的挑战

  交行与开行可谓“缘分不浅”。国开行的接棒者是现年57岁的胡怀邦,巧合的是胡怀邦前任交行董事长蒋超良曾在2008年-2011年期间任职国家开发银行。

  胡怀邦拥有非常丰富的履历,1982年吉林大学经济学毕业后,胡曾先后在陕西财经学院、中国金融学院任教长达18年,2000年开始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先后任央行成都分行副行长和西安分行行长。

  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胡担任过银监会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于2007年-2008年任中投公司监事长,并在2008年9月正式执掌交通银行。

  摆在胡怀邦面前的,恰是如何率领这艘7万亿金融航母继续未尽的商业化改革之路。

  数年前,开行一家南方分行的人士向记者笑言,面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开行内部也早有反思,即过去那种靠和政府关系做业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开行必须做出金融创新。

  “开行已经成为真正的全能银行模式,这在现有分业监管的金融格局下,各家银行都会‘眼红’。”一家股份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分析,这是陈元留给开行的最大财富。

  曾有人问过陈元,放眼国际金融机构,开行的参照系统应该是谁?陈元给出的答案是世界银行。然而,世界银行并不是行业银行,旗下更没有超级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银行架构。

  开行最初提出开发金融概念,通过建立“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融资机制,通过中长期融资推动,逐步把基础设施、城建等传统财政融资领域变成了市场成熟、商业金融争相进入的领域。

  然而,一旦成为成熟的商业性业务,开行独特的身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背景就日益遭到商业银行的质疑。这成为推动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商业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动因。

  2008年底,银监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开行改制为商业银行后,将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在机构、业务和高管人员等方面依法纳入商业银行有效监管体系。

  然而,这一方案至今未能全部完成,其改制带来的后续资金问题、债信评级问题仍未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而纠结的改革背后恰是监管部门、股东、银行之间的层层博弈。

  这是胡怀邦要解决的新命题。